在化解矛盾中提升百姓获得感——周宁县玛坑乡打造人民调解特色品牌
来源:福建省司法厅 时间:2019-10-28 09:06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0月24日讯 近年来,周宁县玛坑乡坚持发展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打造“来必和调解室”“老区调解室”“桂清调解室”等特色品牌人民调解组织,为建设“平安玛坑”提供了强有力的调解力量,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每年春节期间,闽东各地的大量信众都汇聚周宁县杉洋祖宫‘求林公’、分香火,并举行‘平安福’仪式。”玛坑司法所负责人介绍说,这期间人流量会达到10多万,涉及500多个村庄,因此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调解员是真有耐心,为我们的事跑了这么多趟,现在这个结果我们很满意。”2017年正月,雷女士与福安市溪尾镇坎下村信众一同在杉洋林公宫平王祖殿“请神”时,不慎落入河中,头部受伤,后同行信众将其护送至闽东医院救治。之后,各方当事人就该意外事件的救济事宜发生争议。在调解员的协调和沟通下,杉洋林公宫平王祖殿管委会和玛坑乡政府愿意出于人道主义给予雷女士救济金,并达成协议。

  这是玛坑乡发展创新“枫桥经验”、开展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玛坑乡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40多起,矛盾纠纷排查率、受理率、调处率均达100%,未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及时导致的民转刑和上访事件,确保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使矛盾在萌芽状态就得到及时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这块土地是我的,未经允许你不可以擅自使用。”今年4月上旬,村民郑某全和郑某盛因为土地使用问题发生了纠纷。原来,郑某全因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其村里土地抛荒,郑某盛见该土地位置好、土壤肥沃,荒废这么久可惜了,便将该地块收拾种植农作物。郑某全返乡后,发现自家地块被郑某盛使用后表示不同意,双方因此产生矛盾纠纷。接到调解申请后,调解员快速了解情况,并开展调解工作。调解员一边纠正郑某盛的错误行为,指出这块地并不是他的,不可擅自使用;另一边开导郑某全,告诉他郑某盛固然有错,但现在农作物已经种下,希望大家能找个办法互惠互利、两全其美。经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平安是文明乡镇的重要载体,也是群众的基本要求。赖发良说,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玛坑乡还在辖区内设立了4处维稳中心,广泛发动群众,整合社会力量,保障辖区内重点时间节点的安定维稳工作,加强群防群治的工作成效,目前已成立乡村两级平安志愿者队伍16支760人。同时,创建“5+5”服务模式,努力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过程“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态度“零投诉”。

  “我们还构建了‘乡村综治中心+N’模式,通过协同联动合作机制,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玛坑乡党委副书记赖发良说。2018年以来,在周宁县人民法院的支持下,玛坑乡杉洋村、首章村有了巡回法庭。巡回法庭不定期地选择公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较大、具有法制宣传教育意义的案件,邀请当地基层干部、群众旁听,在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同时,也为群众送去生动、直观的法律教育,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真正形成全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风气,为建设“平安玛坑”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王淇锋 张文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