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司法厅努力推动“八五”普法工作提质增效,突破“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机制,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成立“蒲公英”法治品牌和普法志愿者联盟,在推动新时代全民普法机制改革的同时,促进人民调解和普法宣传有机融合,实现“调解治标+普法治本”的双赢效果。
作为建设法治强省的重要力量,“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如何打造福建的法治品牌,推动普法工作从“政府主导”向“群众共创”延伸?
坚持问题导向,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福建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通过审议,启动了为期3年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行动。
《实施方案》围绕服务大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服务民营企业、服务保障闽台经贸融合以及助力“企业走出去”等提出29项具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并明确责任单位。方案专门制定了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计划:持续推进“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商会”“法律进工商联机关”活动,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民营企业普法行”等主题活动,以及“服务民营企业·蒲公英在普法”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以高效的法治宣传推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设。
近年来,我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的企业“搭船出海”,涉外法律事务日益增多。省司法厅培育涉外普法宣讲队伍,联合福建港口集团建立起一支186人的“涉外蒲公英”普法队伍,为317家“丝路海运”联盟成员提供涉外普法服务。同时,依托省商务厅建设的“商务为民”蒲公英普法队伍,在自贸试验区、各口岸和开发区,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普法服务。
省司法厅始终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托“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批普法经验。
《长汀县司法局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长汀县司法局开展“三大行动”全力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方案》的出台,是长汀县司法行政系统寻找服务民营企业“最优解”的有力见证;漳州市司法局聚焦闽台融合发展,创新建立由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仲裁员组成的涉台公共法律服务团,联动台胞“蒲公英”向台胞台企提供全业务、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开展“法润台企”系列普法主题活动,主动对接台商台企……
在调解中普法,促社会和谐稳定
2024年12月4日,随着我省“宪法宣传周”省级主场活动的启幕,“蒲公英”法治宣讲团应运而生。作为宣讲员之一,“法律明白人”熊惠站在千人会场上分享她的调解和普法故事。
2023年7月末,武夷山市五夫镇多户莲农白莲减产,怀疑与福建省某种业公司使用的农药有关。熊惠登记受损田地信息,邀请专业评估人员全面评估损失,并请求镇农技站协助采集样本送检。经多方专家分析,确认种业公司喷洒的农药中含致莲叶枯萎的除草剂成分,导致莲农损失惨重。
身为“蒲公英”志愿者的熊惠再次挺身而出,将德治与法治的智慧巧妙融合,结合“朱子八字工作法”对种业公司耐心释法说理。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种业公司同意对莲农进行赔偿。这一刻,熊惠的努力为莲农们带来了希望与公正。
在基层司法行政部门中,像熊惠一样的“蒲公英”还有很多。他们在开展调解工作时,坚持“调前讲法、调中释例、调后普法”,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纠纷化解全过程,让群众在矛盾纠纷化解中汲取法律知识。
漳州市平和县九峰镇公调对接多元调处中心主任曾国恩,也是一名“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化解医疗纠纷、调解邻里关系都是他的“拿手绝活”。在一次次调解中,他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向当事双方细致讲解相关法律条文,推动矛盾纠纷的化解。
调解息纷争,普法促和谐。全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创新工作模式,将普法与人民调解有机结合,把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变成群众学法明理的过程,以法促调、以调促稳,实现“调解治标+普法治本”的双赢效果,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建设专业队伍,打造“法治样本”
2024年,福建省60个单位、44名个人荣获全国“八五”普法通报表扬;福建省司法厅在全国会议上分享组建大学生法治宣讲团的工作经验……我省普法工作屡受司法部肯定。
普法工作取得实效,得益于省司法厅党委的提前布局和谋划,从队伍建设到文化形象塑造,从规范管理到人才培养,有条不紊地推进。
自2021年12月联盟成立起至今,全省已有4389支“蒲公英”普法队伍,16.3万名登记在册的普法志愿者把法治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将“法治蒲公英 至善暖民心”作为联盟的品牌定位,设计统一的普法标识、志愿者章程和服装、动漫形象、主题曲等文创产品,提高普法的公信力和系统性,最大限度发挥“蒲公英”的品牌聚力。同时,邀请闽籍奥运冠军李发彬以及法学界权威人士莫纪宏、罗翔作为代言人,为我省法治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在省司法厅党委的支持下,“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依托厦门大学、福建江夏学院成立普法培育学院,为志愿者提供法律知识、沟通技巧、心理疏导等技能培训。此外,从高校、律所引进专业法律人才,建立骨干普法人才目录,锻造一支法治宣传生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省司法厅还建设了“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平台和“蒲公英”公益普法服务平台,提升普法管理效能,既实现对志愿者、普法活动的全面管理,又可以快速动员更多志愿者加入普法行动中,还能满足志愿者线上学法、考试等需求。
微微星火,可以燎原。省司法厅用心培育具有高辨识度的法治品牌——“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推动公民法治素养的不断提升、助力法治强省的建设,打造出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福建“法治样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